盟市频道
 
站内搜索
呼和浩特  包头  鄂尔多斯  赤峰  通辽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锡林郭勒  巴彦淖尔  乌兰察布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视点聚焦              更多 >>
梦娃公益广告的展播:梦娃送吉祥送美德
【视频】笑脸如花儿般绽放
我国恢复国宾车队摩托护卫 曾因阻塞交通…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内蒙古站:那达慕大会
本土微电影《认舅舅》
二连浩特市:大项目强筋壮骨促发展

    最新新闻              更多 >>
·文化提炼精髓 体育塑造形象 内蒙古自治区…
·激活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二周年内蒙古文…
·翰墨丹青书党恩 跟党跨入新征程
·马上风采
·极限挑战
·花海徜徉
·湿地美景
·蒙古马美术作品展
草原文化
宋仕华:用皮画手艺留存一个民族的记忆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19-7-4 浏览量:9890次
字体:     

  她与敖鲁古雅鄂温克皮毛画的一次偶然相遇,开始了非遗传承与守护之旅。

  她用4年多时间缝制长达2.5米的庞大迁徙场景画,里面有人、驯鹿、森林,甚至还有驯鹿背上的摇篮,周围用黑熊的皮做边,令人震撼!有人开价30万收藏,她坚定拒绝;

  她是汉族,与鄂温克皮毛画相遇后走进了使鹿部落的大山,成为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传承人;

  2004年至今,从热爱到守护信念,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一个渐行渐远的民族,她是宋仕华。

  6月25日,宋仕华带着她的作品来呼和浩特参加了“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反映鄂温克人生活的《驯鹿》《林间小憩》《迁徙》3幅兽皮画已经完成,她称,要凑齐鄂温克人婚礼、迁徙、狩猎、萨满文化、驯化驯鹿等生产生活的主题作品,然后举行一次专门的画展。

  获新名“纳克勒斯”

  现今51岁的宋仕华,出生在呼伦贝尔根河市,曾是根河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当过幼儿园老师、教育局教研员。偶然一次,她看到敖鲁古雅鄂温克女画家柳芭兽皮画《神鹿的女儿》,她心醉于画中水墨般的灵动,决心学习皮毛画制作。

  “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杨树林茂盛的地方”之意,是中国仅存的驯鹿部落,目前仅有几百人,因为世代以驯鹿为生,故也被称为“使鹿部落”。

  宋仕华说,她得到了柳芭的母亲——巴拉杰依老人的真传,老人家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鄂温克驯鹿文化”和“鄂温克萨满服饰与器具”两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2002年,女儿柳芭的意外去世让芭拉杰依失去了希望,她所承受的不仅是一个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还有使鹿鄂温克皮毛制作技艺即将失传的忧虑,她担心这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会失去记忆,久而久之,这个几千年来安守着自己的古朴的民族,也将消逝在时间的长河,无法留存一丝印迹。直到宋仕华找到了她,宋仕华将自己融入在使鹿鄂温克的大山林中,与芭拉杰依同吃同住,老人从先前的排斥,再到放下戒备,最终将自己毕生所精通的敖鲁古雅皮毛制作技艺传授给了她,并给她取名“纳克勒斯”(鄂温克语意为家中最小的女儿)。宋仕华成为了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皮毛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

  就这样,芭拉杰依成了宋仕华艺术的引路人,而两人的关系早已不仅仅是师徒,更像是母女,2017年,芭拉杰依被诊断出癌症,她的“纳克勒斯”陪伴她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

  用手艺来留存记忆

  从前宋仕华从城市回到山林,是为了找到创作的灵魂,如今更多了一种传承与守护的信念。

  在这个世代以驯鹿为生的部落,早先的鹿皮就被用来作为记录生活的方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敖鲁古雅鄂温克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

  与马皮毛、羊皮毛等相比,驯鹿皮毛有着天然的过渡色。驯鹿皮毛画主要采用驯鹿腿部的皮毛,颜色深浅不一,错落有致,按照传统的敖鲁古雅皮毛画的手工缝制记忆,用鹿筋线将毛皮连缀成画。在制作过程中,力求通过对不同皮块毛色的自然拼接,将毛针特有的天然色泽和层次形成完美过渡,使整幅作品画面呈现出传统水墨写意风格的同时,又具有立体浮雕的效果,自然、淳朴。从前期积累素材、收集皮毛、熟皮、设计分类、反复修改到缝制成画,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宋仕华致力于以敖鲁古雅皮毛画的系列之作来记录使鹿鄂温克的生活、生产方式、民族的传统习俗、文化宗教等。已完成的大型作品有《驯鹿》《林间小憩》《迁徙》等,未来几年还将制作完成《萨满》《狩猎》等作品,她称,要凑齐鄂温克人婚礼、迁徙、狩猎、萨满文化、驯化驯鹿等表现使鹿鄂温克生活生产的主题作品,然后举行一次专门的画展。

  其中《迁徙》是她用4年多时间缝制长达2.5米的庞大迁徙场景作品,此画在继承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将最初缝制图案,创新为缝制画面。因每一个驯鹿腿皮的毛色不同,故拼缝出的每一幅画独一无二,无可复制。画中描述的是芭拉杰依一家的迁徙过程,远景为正在探路猎狗和一个猎人,只用写意的手法勾勒出大致轮廓,近景即为迁徙的宏大场景,芭拉杰依牵着驯鹿行走在最前面,身后是成群的驯鹿,驮着小孩、神像和妇女,图画令人震撼!有人开价30万收藏,她坚定拒绝。

  《迁徙》曾作为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的展览作品,独有的民族艺术形式受到了国际国内的认可,但最令宋仕华欣慰的,是得到了芭拉杰依的肯定和赞赏。

  驯鹿皮毛画的创新

  敖鲁古雅鄂温克的皮毛画制作技艺,现已被收入呼伦贝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芭拉杰依那一辈的强调实用性到柳芭将图案创新为画,更讲求艺术性,再到如今宋仕华的融汇、继承与创新,敖鲁古雅皮毛画制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除了敖鲁古雅鄂温克的皮毛画制作,宋仕华还创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敖鲁古雅驯鹿皮毛剪刻画。敖鲁古雅驯鹿皮毛剪刻画,是在总结皮毛拼画的基础上独创的一种制作兽皮画的形式,在一张完整的驯鹿皮上,利用驯鹿皮背部每一根毛针不同位置、不同颜色的特点,用剪刀修剪毛针尖部,来达到与未修剪毛色部分的色差对比,呈现出立体的凸现感。驯鹿皮毛剪刻画,毛色深浅过渡自然,线条明快,整幅“画作”与皮张的自然毛色和形状浑然一体,具有写意之风格,赋予单一毛皮新的艺术内涵。这种用驯鹿皮毛剪刻出来的皮毛画,自然,拙朴,具有浓郁的驯鹿文化气息,充分展现了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狩猎和放养驯鹿生活的风情。

  驯鹿皮毛剪刻画的创新设计,进一步发展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兽皮艺术。因每一张驯鹿皮的形状和颜色不同,故每一幅驯鹿皮毛剪刻画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极强的装饰效果和推广空间。宋仕华将这项技艺申请了专利,已形成品牌投入市场销售,她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兽皮剪刻画,进而了解敖鲁古雅“使鹿部落”的鄂温克人,通过这些艺术作品为人们打开一扇窗,看到亚洲最后的“使鹿部落”鄂温克人的历史变迁。

  告别还是回归

  久居山林的原始部落一旦进入现代社会,民族历史文化的纵向发展必然会和时代巨变的横向冲击产生激烈碰撞,为了与现代城市文明真正相融,不得不放弃一些本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向现代文明不得已的妥协和对本民族某些历史文化传统的告别。

  对于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艺术创作是其文化留存的必然形式之一。敖鲁古雅鄂温克皮毛制作技艺的第二代传人柳芭过世几年后,宋仕华承担起用手艺来记录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使命,十五年前她告别城市,回归敖鲁古雅乡,在那里开始了她的守护。

  清晨迎着日出,傍晚身披日落,抛却外界的嘈杂与浮华,宋仕华回溯本源、淬炼心性,用一个民族独有的艺术方式记录着它渐行渐远的印迹。

                                                          (记者 胡惠 实习生 李墨  责任编辑  张燕)

 

友情链接                                                                       更多>>
网易新闻-内蒙古自治区文体界开展主题活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搜狐新闻-内蒙古自治区文体界开展主题活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天天关注-赞!内蒙古自治区文体界这场主题活动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文体携手同行 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内蒙古文体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华头条-内蒙古文体界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活动
中国观网华北区-内蒙古文体界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活动
Copyright© 2018 WWW.NMGWHYSW.COM Corporation,All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文化艺术网版权所有
蒙ICP备10200666号-1 策划设计:内蒙古信诺网络有限公司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