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面塑艺人和她的作品
高难度造型的面塑作品受到青睐
面塑艺人现场献艺
刚刚落幕的2018青山区文化旅游节暨东达山面塑艺术节让东达沟村又红火了一把,也让文化和旅游再次亲密接触。端午节期间,人们在小山村里看面塑、游民俗,用乡村的休闲情趣调剂都市的紧张生活,让诗与远方在内心搅起涟漪。
文化滋润旅游,旅游承载文化。文化+旅游,或许能助东达沟村走得更远。
◎艺术进山
面塑艺术节开幕前,邢茹已经在东达沟村忙活了一阵子,准备作品、接待外地来包参赛的面塑艺术家。
她生在包头,长在包头,2000年前后随丈夫赴中央美院进修,之后选择到宋庄发展,常年浸淫于艺术圈。受东河区的奶奶影响,她自小喜欢面塑,走南闯北甚至出国交流访问,更加深了她对面塑的热爱,这几年一直忙于拜师学艺。但来东达沟村前,邢茹并不知道包头有这么个小山村。
兴胜镇东达沟村是青山区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曾因偏居一隅、农牧业产出微薄而默默无闻。村民们靠采石为生,虽然有些人会面塑手艺,但谁也没把它当成吃饭的营生,更和“艺术”谈不上交集。
2016年秋,村北山脚下的东达山艺术区对外开放,最早入驻的画家刘占强、雕塑艺术家郭其鹏、民间美术艺术家王红川、版画艺术家王海燕呼朋唤友,加之青山区实施修路、绿化和建设文化大区等一系列基础工程,一时间,各种艺术沙龙、体验活动风生水起,文人雅士、艺术爱好者蜂拥而至。
小山村的艺术气息越来越浓,近朱者赤,连村民们也多了受艺术熏陶的机会。艺术家们和村民互动,许多村民不但捡起了已经生疏的面塑手艺,还学会了扎灯笼、剪纸,东达沟逐渐成为闻名远近的“艺术村”。
2017年,包头·东达山第一届面塑艺术节举办,旅游和文化在这个小山村里第一次产生真正意义的结合。艺术节期间,全市妇女手工艺作品大赛成果展、面塑精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戏剧惠民演出、艺术交流讲座、民俗项目体验、印象东达山摄影大赛、东达山当代美术作品展、“岁月有痕”老照片老物件展、东达沟村墙体彩绘活动等轮番登场,凭借新颖的创意受到追捧,吸引社会各界近3万人次参观体验。
当时,邢茹以面塑艺术节志愿者的身份第一次来到东达沟村,结识了许多面塑艺术大师,自我感觉收获颇多。面塑节后,许多艺术家喜欢上东达沟村,想来这里租个小院生活、创作。时至今日,小山村平添了11个艺术工作室。
今年,邢茹也在村里找到自己的创作天地,还被聘为青山区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在第二届面塑艺术节中承担起更多工作。
6月15日至18日,规模更大、活动更丰富的2018青山区文化旅游节暨东达山面塑艺术节再次来到东达沟村。14个院子、83项活动、20个文艺组织、30种文艺形式、100多名文艺人才、4天时间、5万多人次参观体验,市民直呼“转不过来”。
这一次,来自山西、陕西、山东地区的张桂英、续爱花、焦未秀、王冬梅等20位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面塑艺术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携200多件精品“高规格”登场,其中不乏全国获奖作品。在面塑展区,许多市民和邢茹一样感慨“面塑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
◎旅游进村
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届面塑艺术节直接或间接拉动村集体收入50万元,各类艺术品意向销售和实际销售额近100万元;第二届面塑艺术节,这组数字增加了许多。
张德华和赵丽清夫妇的农家乐餐馆在艺术节上收获颇丰。2016年东达山艺术区开放后,村领导动员村民们在自家院里种菜、种水果,建农家乐,犹豫者居多,主要担心没顾客、没收入。几户村民尝试着干起来,张德华家就是其中之一。
张德华的院子占地一亩多,有5间正房、4间南房,硬化和绿化院子、收拾房子、建卫生间、养鸡和鸽子……一系列工程下来,他投入7万多元。每逢周六日或艺术区举办展览、体验等活动,常有市民预订午餐,烩菜、炖羊肉、笨鸡等农家饭是村里的特色,食材也都来自本村。冬天时,坐在餐桌旁,还能吃到火炉上现烤的馒头。
刚开始时经营不顺,往往几天时间招不来一桌客人,随着东达沟村的名声越来越大,光顾农家乐的人也多起来,有的还成了常客。去年面塑节期间,张德华夫妇忙活了一个星期,吃饭、住宿的游客应接不暇,甚至出现了一餐难求的场面,老张的收入相当可观。今年夏天,几乎每天都有骑车、开车来村里的游人,这些都是潜在的顾客,老张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看到机遇的不只有老张和其他村民,青山区也看到了。东达沟面塑节的成功举办,为该区创建特色小镇提供了宝贵经验,那就是从粗放经营迈向集约发展,变砸狠钱、赚快钱为讲好故事、谋好项目,做好“旅游+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今年,青山区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正立足更加科学的布局和合理的规划,在北部地区打造一条集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教育、艺术普及、生态养生等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文旅产业风景线。比如,建设中的二相公村赵长城文化广场项目依托长城遗址抢救保护工程进行旅游开发,将建成历史遗迹与旅游资源相互融合的景区;花圪台水库露营地项目将充分利用水库周边土地及沙坑资源发展水上项目,建设户外泳池、集装箱特色营地、水上游乐城等娱乐场所。
放眼东达沟村,未来一两年,随着艺术区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一些特色项目将得到保留,实现常态运行。同时,将东达沟与周边村落连片打造,集群发展,不久这里将作为一个游学、体验、培训、参观的综合平台,成为市民周末游和休闲的好去处,不仅有诗意更有温度,不仅有远方更有未来。
张德华和村民们说不出“诗意和远方”,但却明白地看到,自从放弃采石后,村北的大青山不再那么光秃秃,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绿色,通村的道路也越来越好走,游客多了,自己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舒心。
(责任编辑 张莉)